新闻动态
一代帝王倒霉起来能有多离谱?有的甚至倒霉到掉茅坑里淹死!_晋景公_武乙_命运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1:14    点击次数:181
 

人生中常常遇到困境时,人们往往会怪自己命运不济,觉得如果命运稍微好一些,或许就不会遭遇如此多的不顺。然而,这种想法其实并不完全正确。看看那些古代的君王,他们的命运似乎无可挑剔——从生于皇家到最终坐上权力的巅峰,似乎拥有了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好运。但即便如此,也不乏一些悲剧的帝王。某些君主的命运异常悲惨,甚至仅仅因为一次不幸便丧命;有的则终其一生都在倒霉中煎熬,最终在绝望中死去。究竟该如何解释这种命运的逆转?也许看看这些历史上倒霉到连青史都为之留下记录的帝王,能够让我们心里平衡一些。

商朝末期,商王武乙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。史书记载了他作为君主的残暴与昏庸,尤其是在祭祀神明的事务上表现得格外极端。商朝时期,祭祀活动对于人民和国家至关重要,甚至被认为是维系国运的核心。然而,武乙显然与传统信仰格格不入。他不仅对祭祀神明不屑一顾,甚至直接践踏这些神圣的仪式。武乙曾命人制作木偶,取名为“天神”,并和它赌博,得胜后大肆侮辱木偶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他还命人制作一个装满血液的皮袋,并将其悬挂高处,用弓箭射击,并称其为“射天”。这些行为引发了祭司的强烈反应,他们预言武乙必将受到天罚。然而,武乙对这些预警毫不在意,依旧我行我素。直到一次外出狩猎时,正当万里晴空之下,一道雷电竟毫不留情地击中了他,致使武乙当场丧命。民众纷纷恐慌,认为这是天神对武乙亵渎神明的惩罚。如此稀有的雷击事件,让武乙的死成了人们心中的一大谜团。

展开剩余65%

晋国的晋景公同样是个不幸的例子。老年时,他多病缠身,夜间经常做噩梦,心中满是焦虑。为了安抚内心的不安,他请来了巫师诊病。巫师的预言颇为悲观:“不食新矣”,这意味着晋景公将无法品尝到今年的新麦,预示着他命运即将走到尽头。晋景公听后愤怒不已,心情更加低落。可随着时间推移,他的病情日益严重。于是,他急忙向邻国秦国求医,秦国派来的医生在途中,晋景公做了一个奇怪的梦——梦中,他的病痛化作了两个小孩,一个担忧即将到来的良医会将其治死,另一个则安慰道,“不用害怕,我们在肓之上、膏之下,不会有事”。当秦国的医生抵达后,诊断出晋景公已经“病入膏肓”,无药可救。晋景公将此视为梦中暗示,便送医生回秦国。病情加重的晋景公,直到麦收时正准备吃麦饭,突然腹部剧痛,急忙去厕所,结果一去不返。在茅坑中不幸溺水身亡,真是命运多舛。

再来看战国时期的秦武王,他是一个勇猛好斗、渴望证明自己实力的君主。在征服韩国都城之后,秦武王来到周朝的王都,在周王太庙里看到象征九州的九鼎。他对这些鼎的重量产生了浓厚兴趣,便下令要求宫中大力士尝试举起其中最重的一口鼎,若能举起便重重有赏。几名力士先后尝试,均因体力不支而死。最终,秦武王亲自出手,虽成功将鼎举起,但因力气不足,鼎却最终砸在了他身上。尽管医生尽全力抢救,秦武王依然因伤势过重在当天晚上死去,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因逞强而丧命的君主。

汉元帝刘奭的倒霉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案例。虽然将所有灾难归咎于皇帝显得不公,但在古人眼中,皇帝若频频遭遇天灾,便是上天对其不满的体现。刘奭登基后,十六年间,经历了二十多次重大自然灾害,每年至少一次。人们认为,这一切都是因为汉元帝不受天命所致。灾难频发让刘奭心力交瘁,虽然他不断采取措施安抚民众,赈灾救援,但依旧无法改变这一厄运。最终,汉元帝在身心俱疲、忧虑重重中早逝,成为了“扫把星”皇帝的代表。

这些历史人物的悲剧,虽然有些属于巧合,但也有些是他们自身性格和决策的结果。不管如何,这些帝王的倒霉故事都让我们对命运的无常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触。那么,除了这些,还能想到其他历史上倒霉的帝王吗?

发布于:天津市